咨詢部:029-88854116 88221537 造價部:029-88600617 FAX: 029-88221537 E-mail: lishin_xa@yeah.net ADD: 西安市高新區高新路莊嚴巷旺座現代城G座 |
西安明城墻18座城門概況 二維碼
26
西安18座城門來歷明清時開辟的四門 南門 曰“永寧門”,是這座城門中資格最老、沿用時間最長的一座,建于隋初,當年它是皇城南面三座城門中偏東的一座,叫安上門,唐末韓建縮建新城時留作南門,明代改為永寧門。 東門 曰“長樂門”,因為國都南京位于西安的東面,“長樂”二字帶有祈祝大明江山長久歡樂,萬年不衰之意。明末李自成起義軍由東門攻入西安。李自成看到懸在城門上的“長樂門”匾額,對身邊將士說:“若讓皇帝長樂,百姓就要長苦了。”將士們一聽此言,群情激憤。點火燒毀了這座城樓,直到清代又重新建造。 西門 曰“安定門”,本是唐皇城西面中門,唐末韓建縮建新城時被保留下來。明代擴建城墻時位置略向南移。明清西安西城門“安定”二字暗意西部邊疆安泰康定。 北門 曰“安遠門”,明清西安城北城門,安遠二字是繼承中原漢族朝廷對邊遠少數民族采取的懷柔安撫政策,希望邊遠少數民族對朝廷知恩歸順。 民國時開辟的城門 中山門 又叫小東門,在今東新街東端。1926年初,在馮玉祥倡議下開辟了中山門,以紀念國民革命領袖孫中山而得名。 勿幕門 俗稱小南門,開通于1939年,以此紀念辛亥革命中陜西的革命先烈井勿幕先生。井勿幕先生是孫中山創建的同盟會最早一批會員之一,陜西民主革命時期有重大影響的革命家,在1917年的護法運動中壯烈犧牲。 玉祥門 又叫小西門,在今蓮湖路西端。1926年,北洋軍閥劉鎮華包圍西安8個月之久,使西安人民餓死4萬多人,直到馮玉祥將軍率國民軍擊敗劉鎮華后西安才得以解圍。后來,陜西省主席宋哲元為紀念馮將軍的歷史功績,特開此門,取名為玉祥門。 解放門 又叫小北門,原名中正門,在今解放路北端。1952年因擴建火車站廣場而拆除,現已重新連接,至此西安城墻全線貫通。 建國后開辟的城門 朝陽門 位于西安城墻的東段,這座城門朝著太陽,是每天第一個見到陽光的城門,故取名朝陽門。 建國門 為紀念新中國成立這一偉大歷史事件,城內的路為建國路,1986年新開的門為建國門。 和平門 與西安火車站、大雁塔處與同一南北軸線上,開于1953年,為了表達飽經戰亂的中國人民對世界和平的渴望,故名和平門。 文昌門 碑林博物館南側的文昌門,開于1986年。這里的城墻上建有魁星樓,是西安城墻上惟一與軍事防御無關的設施。明清時的西安府學和孔廟建在今碑林博物館旁邊的城墻邊,魁星樓也建在城墻之上。魁星樓下這座新辟的城門就被命名為文昌門。 朱雀門 唐長安皇城的正南門,門下是城市中央的朱雀大街。公元589年, 隋王朝統一中國,隋文帝曾在朱雀門城樓檢閱凱旋大軍。唐末韓建縮建新城時城門被封閉,1985年修復西安城墻發掘出包裹在明城墻內的朱雀門遺址。現在的朱雀門位于遺址西側,是1986年開通的。 含光門 唐長安皇城南面的偏西門,北宋后全部封閉。1984年整修西安城墻時,發掘出含光門遺址,“含光”意為“含弘光大”。 尚德門 勤門 尚武門 尚儉門 4門取名皆是宣揚儒家的指導思想。漢朝時,漢武帝確立了儒家思想的統治地位,西漢的首都建于長安(今西安)。為了宣揚儒家思想,鞏固統治,故將儒家崇尚的“良好品德、習武健身、勤儉節約”,寄予尚德路、尚勤路、尚儉路,與之相對新開的城門命名為尚德門、尚勤門、尚武門、尚儉門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