咨詢部:029-88854116 88221537 造價部:029-88600617 FAX: 029-88221537 E-mail: lishin_xa@yeah.net ADD: 西安市高新區高新路莊嚴巷旺座現代城G座 |
灃東新城樹國家級“科統區”新標桿 二維碼
7
灃東新城樹國家級“科統區”新標桿2014-07-29 灃東新城門戶網 今年1月6日升格為國家級的西咸新區,位于陜西省西安市和咸陽市建成區之間,區域范圍涉及西安、咸陽兩市所轄7縣(區)23個鄉鎮和街道辦事處,規劃控制面積882平方公里。西咸新區是關中—天水經濟區的核心區域,區位優勢明顯、經濟基礎良好、教育科技人才匯集、歷史文化底蘊深厚、自然生態環境較好,具備加快發展的條件和實力。 但是,陜西面臨的科技資源統籌困局,亦是全國資源統籌的共同難題,如何突破?按照國家層面的批復和要求,陜西省政府層面經過深思熟慮后,將重任交給了原本在此方面有產業基礎的西咸新區灃東新城。 據了解,自建設初期,灃東新城就確立了“面向全國,建設統籌科技資源改革示范基地”的宏偉戰略,規劃了10平方公里的國內面積最大的科技統籌聚集區,主要功能是吸引院所、高校建立重大裝備研發創新平臺和創業孵化基地。 破題科技統籌困局 今年1月6日,國務院批復同意設立陜西西咸新區,其中明確提出西咸新區要著力統籌科技資源。 而按照國家批復,之所以提出由西咸新區承擔統籌科技資源的重任,源于陜西雄厚的科技資源基礎。 僅次于北京、上海,陜西西安擁有居全國第三的綜合科教實力。西安現有各類科研機構365個,國家和省部級重點實驗室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、行業測試中心和平臺160多家,以及各類專業技術人員近40萬人,其中兩院院士43人。 其次,不容小覷的軍工實力。陜西軍工實力居全國前列,軍工研究院所占全國國防科技工業近五分之一。軍工技術實力雄厚,門類齊全,涵蓋航空、航天、兵器、電子、船舶和核工業六大行業。 然而,遺憾的是,囿于傳統計劃體制的條塊分割,普遍的問題在于,國內眾多的科研成果和軍工實力大多集中在央企、中央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手中,難以轉化為經濟效益,與地方經濟融合度較差。 這一問題在陜西顯得尤為嚴重 事實上,陜西面臨的科技統籌困局亦可從諸多統計數據中窺見一斑。據了解,中央在陜研發機構38家,占全省獨立研發機構數的31.4%,但研發人員卻占全省研發機構的97.7%,研發經費卻占全省研發經費的99.5%,地方研究機構、研發人員和研發經費分別排在全國第27、28位,只有甘肅省的1/4. 從科技資源分布看,60%以上的科技創新活動集中在高校和科研院所。高校科技人員中,約40%開展應用研究,真正與企業合作的不足一半。 灃東新城的成功示范 2011年9月,灃東新城管委會與西安高新區管委會,共同設立西安統籌科技資源改革示范基地管理辦公室,并聯合出資注冊成立西安統籌科技發展有限公司,負責整個基地內的開發建設、市政配套、招商引資、產業發展等。 戰略定位上,灃東新城科統區以建設“全國一流的科技創新中心”為戰略定位,以“深化改革先行區、科技要素聚合區、創新創業引領區、科技成果輻射區、高新產業聚集區”為基本功能定位,力爭10年時間建成國內領先、世界一流、產值超千億的科技新城。 發展思路上,灃東新城管委會提出了“三步走”戰略,確定了跨越10年的建設步驟和重要節點。 第一階段即基礎設施建設階段,時間為2011年至2012年,主要任務是加快推進所在區域的城中村改造,騰出發展空間。同時啟動區域內道路、電力、通訊、信息化等基礎設施建設,完成與西安市高新區及城市周邊的主干路網建設,完成標準廠房、創業基地、創業公寓及部分公共平臺建設。 第二階段是發展優勢初步形成階段,時間為2013年至2015年,主要任務是引進高校、科研院所、軍工單位、工研院、高技術企業等技術與研發機構入駐,建設開始初具規模。 如今,科統區歷經兩年多的發展,已步入正軌,并作為陜西省統籌科技資源改革“一中心、一基地”中的重要組成部分,于2013年9月13日獲得省科技廳“陜西省統籌科技資源改革西咸新區灃東示范區”授牌。 灃東新城科統區的加速運轉階段,時間則為2016年至2020年,形成功能完備、特色明顯、轉化力強的科技創新平臺體系,實現創建科技企業3000家,轉化科技成果3500項,屆時,灃東新城科統區將建設成為西部地區統籌科技資源示范基地、我國向西開放的重要樞紐之一、西部大開發的新引擎和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的成功范例。 |